灰色一词,一直是带着颜色而存在着,从历史发迹开始的色彩标记,到如今对某种行业的幕后指代;即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一种痕迹,也是一种现象在对应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留下的一点记忆;以前我们把钻法律空子的称为灰色,比如洗钱;后来我们把非普遍、不常见、不被众人认可接受的称为灰色,比如代孕;现在我们把在一个行业中被标记为敏感关键词的内容称为之灰色,比如菠菜;
前几天在和一个QQ用户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对方是做华体会相关业务的,然而华体会到底是一个啥呢;2019年的时候,也给外地一个微信用户做过一个华体会的百科词条(现在这个用户已经被删除);这个名称幕后的载体其实是一个体育平台,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赌足球输赢的平台(因自己没注册,也具体没看到后端界面,不太清楚具体的运营模式);然而在接触过程中对方提出来想在百度知道里面做一些回答,比如下图一样:
在这个图里面有几个重点分别如下:
1、发布回复的昵称为:匿名用户;
2、回复内容里面添加了支持正常跳转的链接;
于是自己就决定仔细测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现在百度知道真的已经放开了可以自由发布链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方面的问题;
一、发布回复信息的账号;
作为回复内容的账号本身需要有一定的等级,不可以是绝对的新号,起码也要3级以上账号;
二、本地浏览器TEMP缓存处理;
由于任何电脑在任何环境下能够正常链接入网,都离不开WWW入网HTTP协议的支持,对于国内的网络环境,其实不管是百度还是腾讯 ,又或者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在面临用户使用平台过程中的一切操作行为 都会被在后台同步记录并被上传到对应平台服务器上(吸纳用户日常入网行为,扩充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也是大数据来源的根基),而我们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对于硬件设备都存在着完全唯一的MAC地址 ;
三、不同账号的登陆回复;
在大量做知道的时候,涉及不同URL之间的大量回复,如果使用同一个账号来批量发布,则很容易被位误判为恶意回复,所以需要大量的账号进行循环发布,以避免被系统出现误判的情况;
四、用户登陆成功后匿名回复;
为了避免用户回复后,大量同一账号下的回复被用户举报,故采用匿名回复;
五、非常规普通常见域名;
经过纪实阁针对留言里面的内容测试,发现目前百度知道问答系统并没有自动监控所有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域名后缀,从而导致了系统在以上四个问题的基础上,让非常见域名均满足了正常显示的情况;目前还比较可靠易过的域名后缀可为:
六、回复内容基本要求
先回答文字性的内容,不带网站,然后提交(保证第一次能回答成功,先把位置占着,不然一旦被拒同一号就不能再回答此问题了);初步回答通过之后再点击“修改回答”,再考虑添加网址进去,即便一次通不过,你原来的答案还在,还可以继续“修改回答”;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倘若没有某一个系统或者说一套定制的软件来执行这整个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